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

聲音保健(一) 如何健康的使用聲音?

       之前介紹過「發聲機轉」和「音聲(嗓音)障礙」,因為文章主題具專業學術性,讀起來可能比較艱澀,現在我們要進入比較輕鬆且和每個人切身相關的保健單元,筆者盡可能用簡單、易懂的方式表達,希望能提供正確的概念和簡要的查詢資料。
 
         發聲講話或唱歌是人類特別發達的能力,雖然使用非常頻繁,而且輕易、自然,但其實牽涉的器官和功能非常廣泛,是人體最精密、複雜的運動,因此也容易發生各種問題。筆者長期從事喉科專業醫療,看到很多人因為缺乏「聲音問題大多可能自癒、可以預防、個人嗓音特質難以改變」等基本觀念,而沒有適當的面對問題,所以本文特別介紹正確使用聲音的十個要點,這些常識對維護嗓音健康很重要。  
 
以下先介紹正確使用聲音的十個要點:
 
1足夠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:
發聲是非常精密複雜的運動,足夠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可以讓肌肉充分的休息、放鬆,發聲時肌肉才有充分的彈性,不會很快疲勞、僵硬,此外也可以調和自律神經,讓黏液腺分泌充足的黏液,以維持聲帶表面的潤滑和黏膜的柔軟,順利完成聲帶震動發聲,這些都是嗓音健康的基礎,所以當睡眠和情緒不佳時,要少用聲音,並避免大聲吼叫,否則可能導致聲帶發炎、息肉,或長期反覆而造成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、聲帶結節。
 
2攝取足夠的水分:
發聲需要靠呼氣來推動,這種空氣流動會增加水分消耗,通常每人每日需要攝取約2000cc的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而是要少量多次,一次灌太多水反而容易引起腹脹等腸胃問題而影響發聲。總之,攝取足夠的水分才能維持身體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濕潤的咽喉黏膜,以應健康發聲之需要。
 
3避免吸食刺激物:
刺激性的食物如菸酒、辣椒,以及含咖啡因的飲料,會造成聲帶黏膜的刺激  或讓自律神經興奮,導致聲帶黏液分泌不穩定或過度敏感而阻礙發聲,若需要 吸食這些刺激物,則可再喝些溫開水,以減少刺激。至於這些食物可能造成胃    酸逆流而影響聲音的問題,待下一篇嗓音保健(二)再介紹。
 
4聲音的休息要足夠:
發聲是一種非常精密複雜的運動,當然也需要休息才不會疲勞,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之外,原則上一天至少要有兩、三次,每次二、三十分鐘以上的完全禁聲休息,才不會因肌肉疲勞導致聲音緊張、無力、發聲疼痛、慢性聲帶炎或聲帶結節等問題。
 
5在吵雜的環境少用聲音:
在吵雜的地方說話,必須和環境噪音競聲,而且不容易聽到自己的聲音,不覺中會用過度緊張的肌肉和過大的音量說話,這種難以自我控制的發聲方式,容易引起各種音聲障礙,若職業上需要,建議使用麥克風或耳機。
 
6用適當的音量說話:
通常適當的音量是在伸手可及的距離,讓兩三個人可以聽到的程度,發聲共鳴好的人,聲音的投射效果較佳,發聲時覺得喉頭緊或不舒服,要注意是否音量過大,若長期要用較大的音量,需使用麥克風,否則可能造成聲帶炎、息肉或發聲肌肉緊張等相關問題。
 
7用自然的音調說話:
每個人聲帶和咽喉的構造都有些差異,所以會有不同的基礎音調,這種音調的高低,可以由咳嗽、呵欠的聲音或ma ma等基本發聲動作聽出來,也可以用樂器的音階來找key,用這樣的音調發聲最輕鬆自然,如果時常用不適合自己的音調講話,就會增加聲帶的緊張和負擔,而容易疲勞或導致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。
 
8用適當的呼吸和速度說話:
呼吸的配合是很重要的發聲基礎,雖然說話的速度每個人不同,但原則上說八到十個字就要停下來換氣,讓發聲有充足的呼氣支持,如此才能放鬆喉嚨肌肉,也讓說話的速度不致太快,在氣不足時繼續發聲,容易發生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或其他相關問題。
 
9做放鬆喉嚨的動作:
喉嚨放鬆可以讓發聲更有彈性,音質和共鳴更好,而且不易疲勞,要達到這個目的,除了前述的要點之外,發聲前做嘴巴張合運動或做母音練習,發聲時口部動作加大,都可以讓喉嚨放鬆,口部動作大也可以降低說話速度,讓咬字有連貫性,此外說話時頸肩的動作或走動等肢體語言,也能減少喉嚨緊張。
   
10感冒的時候少用聲音:
通常感冒會引起上呼吸道發炎腫脹,而影響發聲和共鳴,此時聲帶黏膜及其下微血管等組織最為脆弱,如果再過度或不當的發聲,則容易造成聲帶震動區域的組織傷害,導致慢性聲帶炎或聲帶息肉,所以感冒時,不論有沒有引起聲音沙啞,減少用聲、多休息,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。  
 

歡迎轉寄,引用請註明出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